點擊上方音頻收聽精彩節目
青春在線
青年是中華民族的未來和希望,然而在競爭激烈的當代社會,青年人普遍面臨著越來越多的人際交往、情感、學業負擔、擇業就業等壓力,心理健康狀況問題已成為制約青年一代成長成才的重要因素之一。為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代青年人心理健康工作,提升青年人心理健康素養,特開設青年人心理健康專題欄目,邀請權威機構心理專家走進直播間,開設“心理小課堂”普及心理學知識,同時開通樹洞郵箱答疑解惑,通過廣播的傳播力,幫助青年人正確認識自我、關注自我心理健康,學會心理調適的基本技巧,化解心理危機,激發學習內在動力,建立和諧人際關系,提高心理素質、完善人格,塑造自尊、自愛、自律、自強的優良品格,培養樂觀向上的心態,能量滿滿地迎接未來!
本節目由濰坊市廣播電視臺、濰坊市衛健委、濰坊市教育局聯合傾力打造。每周二、周六22:00FM89.9新聞廣播首播,同日23:00FM107交通廣播、FM88.1音樂廣播,次日12:00FM93.3經濟廣播重播。
本期嘉賓
趙麗彩,濰坊市婦幼保健院心理衛生科主治醫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濰坊市預防醫學會第一屆心理危機干預專業委員會委員,濰坊市醫學會首屆心身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濰坊市心理衛生協會理事。
《明日歌》中說“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現代社會長得就是一個專跟專注對著干的樣子。海量信息轟炸直接導致的就是興趣發散,注意力缺失,容易走神。一個社交軟件到另外一個軟件,一個網頁到另一個網頁,時間碎片化,深度思考與閱讀缺失,無意識地刷屏......拖拖拉拉成了很多人尤其是年輕人生活的常態。如何擺脫“懶癌”,讓我們利利索索,輕裝上陣,請聽本期《青春在線》嘉賓解讀!
“拖拖拉拉”不是一種疾病,更確切的說,是拖延行為。
拖延是普遍存在的現象,成年人中有拖延癥的概率大約在15%-20%。而在大學生中,受到拖延癥影響的人群比例更高,約有36%-45%的大學生有明顯的拖延行為。在這些大學生中,46%-50%的人會一直保持拖延狀態。
拖延癥患者可能因為工作效率低下和質量不佳而錯過職業晉升和發展的機會。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中,擁有高效的工作能力和良好的職業素養是晉升的關鍵。而拖延癥則可能成為阻礙個人職業發展的絆腳石。
解決拖延的辦法:
1.設立合理、可行的目標。
2.不要積壓任務。
3.切斷后路,比如把截止日期提前。
4.及時獎賞完成任務的自己。
如果拖延癥嚴重影響到工作和生活,建議尋求專業的心理咨詢幫助。
拖延的最大壞處還不是耽誤,
而是會使自己變得猶豫,
甚至喪失信心。
你要始終記得心里的那一團火,
你越自律,越堅韌,
心里的那座火山爆發時就越洶涌,越澎湃。
濰坊市廣播電視臺
編輯:王圓明
審核:馬言輝、賈春毅、王驍龍、李華春、劉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