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訊 3月31日,市政府新聞辦在東方大酒店組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我市2024年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成效和2025年重點工作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2024年市財政局將預算績效管理作為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重要抓手,共收回、調減低效無效資金5.5億元,較2023年增長32.1%,占年度評價資金總額的11.6%,資金壓減規模及壓減占比均創歷史新高,為全市財政經濟高質量發展夯實支撐保障。
加強制度建設,構建協同高效管理體系。內部層面,制定《濰坊市市級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內部操作規程》,全省率先建立起關鍵環節預算科牽頭、常規工作績效統領、各科室單位協同配合的內部工作新機制,形成齊抓共管工作新格局。外部層面,聚焦全市績效管理工作中的難點瓶頸,加強預算績效管理總體制度規劃,全省率先以市政府名義出臺加強預算績效管理意見,為全市預算績效管理新時期攻堅破題指明方向。
完善協作機制,提升重點評價項目質量。項目選取方面,通過聯席論證機制會同相關部門將社會關注度高、持續時間長、資金規模大,以及問題較多、基礎薄弱的政策和項目,全部納入重點績效評價范圍。今年共選取項目92個,較去年增加30個,評價規模超50億元。評價質量方面,針對績效評價涉及面廣、相關方多、技術性強等難題,建立“財政部門+中介機構+預算單位+指導專家”的“四方協作機制”,打造財政部門全面統籌、中介機構主責推進、預算單位積極配合、指導專家全程把關的“四位一體”推進模式,進一步提升評價報告“含金量”。
緊盯關鍵環節,強化全過程績效管理。加強績效指標體系建設。圍繞設備購置、行政執法以及住房保障支出3大領域構建19項績效指標,并全部嵌入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為全市預算單位科學精準編制預算提供依據。降低事前評估門檻。事前評估范圍“門檻”由500萬元降至100萬元,同時將事前評估對象由新增政策項目擴展到全部政策項目。年初經評估,取消或調整完善項目4個,實現節支1.6億元。提高運行監控頻次。將財政重點監控頻次由一年一次變更為每年7月、9月兩次,通過監控節點前移、增加監控分析次數,提前發現問題并督促整改落實。今年,經監控發現問題26個,調整收回資金760萬元。
強化結果應用,提升資金使用效益。通過加強結果應用,大力壓減取消已到期、有重合、績效低、執行率不高的支出政策和項目,使預算績效管理成為“硬約束”。2024年,根據績效評價結果共收回、調減低效無效資金5.5億元。
今年,市財政局將認真貫徹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持續優化預算績效管理各個環節,全力推動財政資金投向最急需、最具潛力的領域,實現資金“精準滴灌”,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新派融媒體記者:肖雪/文圖
孫文斐/視頻
編輯:陳曉芳 孫錦 李麗雪
一審:姜健 李敬友
二審:孫瑞永
三審:王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