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與政策雙輪驅動,家電、汽車、數碼產品等消費智能化升級
“智能+”讓買買買更時尚
今年以來,“以舊換新”等一系列促消費政策持續加力,推動消費市場穩步向好。國家信息中心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線下消費熱度指數同比增長14.2%,較上季度升高9.1個百分點。從山東看,前2個月,全省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903.0億元,同比增長5.1%,比上年全年增速高0.1個百分點。隨著促消費政策深入實施,“智能+”正引領消費新趨勢。
4月5日,濰坊市民郭女士通過以舊換新的方式在濰坊市濰百集團新華店購買了一臺家用智能冰箱。“商場有折扣,還能領取補貼,標價1萬多的智能冰箱7000多就能拿下,非常合適。”郭女士說。
濰百集團新華店家電負責人高新偉表示,2025年以來,集團家電銷售中通過國補以舊換新方式帶來的營業額增長近20%。同時,新的國補政策中綠色智能、高能效產品占比提升,帶動超薄嵌入式冰箱、洗碗機、AI空調等高端家電銷量明顯提升,店內一款帶智能語音功能的高端冰箱自國補實施以來銷售額增長一倍以上。
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的實施,加速了家電消費智能化升級。3月22日,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發布的《2025中國家電消費趨勢白皮書》指出,當前家電消費最為明顯的趨勢之一,就是家電換“智”、智慧家庭“煥新”。
△3月27日,青島市李滄區九水街道侯家莊社區國補換新服務站,工作人員向居民介紹家電產品和補貼政策。
除家電外,汽車消費是以舊換新的另一個主戰場,同樣呈現出智能化的消費趨勢。“以前開燃油越野車進藏,遇到塌方只能靠經驗硬闖。現在無人機提前5公里探測路況,還能自動生成地形圖,這才是真正的科技平權。”4月4日,在青島李滄比亞迪方程豹直營4S店展廳內,剛完成舊車置換的越野愛好者張競正通過車內五聯屏,操控豹8無人機版的“靈鳶車載無人機系統”。當天,張競用一輛2016款合資品牌SUV置換了豹8。
新能源汽車以舊換新持續升溫,智能化配置正成為消費者購車的核心考量。該店總經理孫繼波介紹,近期以舊換新客戶中,70%原車輛為傳統燃油車,且普遍關注智能化配置,超60%的置換客戶點名要求體驗智能駕駛功能。該店3月成交的52臺方程豹車型中,搭載雙智駕系統的版本占比達90%,選裝無人機生態服務的用戶比例更是高達50%。
2025年被稱為全民智能駕駛元年。4月1日,《北京市自動駕駛汽車條例》正式實施,上海、深圳等城市的自動駕駛汽車條例即將落地。與此同時,比亞迪、廣汽等頭部車企相繼公布高階智駕量產計劃,推動技術從驗證轉向規模化商用。
技術與政策的雙輪驅動下,國內汽車特別是新能源智能汽車銷售不斷增長。數據顯示,截至3月底,全省提交汽車置換、報廢更新補貼申請16萬份,補貼資金23億元,直接拉動消費約213億元。同時,前2個月全省汽車類零售額增長1.1%,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165.9%。
日前,在位于臨沂高新區的華舜五菱4S店內,消費者正在試駕新能源汽車。
消費者傾向“智能+”,政策也在加推智能化產品。今年1月,省商務廳等5部門印發的《山東省手機、平板、智能手表(手環)購新補貼實施細則》,首次將3C數碼產品納入以舊換新補貼范圍。
4月6日,在肥城市新合作購物中心的數碼專區,選購商品的市民紛至沓來,銷售人員熱情地向顧客宣傳“購新補貼”政策。“家里的電腦用了很久了,性能和外觀都有些過時,特別卡頓。我也知道舊家電如果不處理好的話,會對環境造成污染。這兩天在肥城商務局公眾號上看到‘以舊換新’活動,所以過來看看,買了一臺聯想電腦。”肥城市民李強說,原價5000多元的電腦,國補后只花了4000多,省了千把塊錢。
數據顯示,截至3月底,全省3C數碼產品消費約140萬份,補貼資金5億元,直接拉動消費約40億元。前2個月,全省通信器材類零售額增長40.3%。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鄭世林認為,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AI技術將逐漸滲透到生活的各個方面,“智能+”產品的消費規模將逐漸擴大。在下一步的促消費政策制定過程中,應更加注重智能化、智慧化消費產品的推廣力度,加強消費場景營造,推動內需市場持續向好。
(大眾新聞記者 孫源澤 參與采訪 曹儒峰 都鎮強 張曉帆)
來源:大眾新聞·大眾日報
編輯:張永超 李婕寧
一審:姜健 李敬友
二審:孫瑞永
三審:王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