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來臨之際,2025年“齊魯最美巾幗奮斗者”發布儀式在山東廣播電視臺舉行。10位“齊魯最美巾幗奮斗者”集體亮相,分享她們在各自行業拼搏實干、追逐夢想的故事。
發布儀式現場,伴隨著情景劇《指尖上的夢想》,孩子們用手語向濟南特殊教育中心高級教師張海燕表達著感恩。“自己設計的衣服會有人喜歡嗎?”因聽力障礙進入濟南特殊教育中心的小凱對服裝設計夢想產生過動搖。“會的,一定會的,只要堅持夢想,就一定能創造屬于你自己的精彩。”這是張海燕的回答。她23年如一日扎根特殊教育一線,用故事啟迪聽障孩子們的心靈,引領他們發現自我,勇敢追夢。2024年,小凱在山東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服裝項目中勇奪桂冠,用實力證明聽障人士同樣能書寫精彩人生。張海燕用愛與專業,為特殊孩子們點亮追夢的明燈。
“作為婦科腫瘤領域的醫生,面對的更多是腫瘤患者,特別是一些惡性腫瘤患者,她們在生命的后期,更需要我們醫生的關懷和陪伴。”青島市婦女兒童醫院婦科中心主任趙淑萍在舞臺上分享了自己的故事。作為醫生,趙淑萍尊重脆弱,守護尊嚴,用專業點燃希望,讓患者在至暗時刻仍能感受到屬于生命的尊嚴與溫度。作為學科帶頭人,她率先在青島開展單孔腹腔鏡、子宮內膜消融術等多項技術,為患者提供先進的微無創治療方案,用專業與仁心守護女性健康。
在男性從業人員占大多數的石油勘探開發領域,有一位女性科學家,憑借不懈的努力和卓越的工作業績成為行業佼佼者。她就是中國石化勝利油田分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頁巖油油藏工程專家程紫燕。面對外國專家對勝利油田頁巖油不具有商業開發價值的質疑,她并未退縮,在勝利油田頁巖油勘探開發創新團隊帶領下,瞄準濟陽頁巖油開發“卡脖子”技術,和同事們一道著力破解陸相斷陷盆地頁巖油效益開發世界級難題。最終,他們建成了我國首個大平臺5層樓20口井立體開發試驗井組,2024年示范區頁巖油日產油量1600噸,實現我國陸相頁巖油開發歷史性突破。
現場播放的短片中有這樣一幕:五蓮縣紅泥崖村的幸福大院里,村民們圍坐一起,開心地制作湯圓,鄰里之間洋溢著春日暖陽般的歡樂和溫馨。“全村75周歲以上的老人只需交一塊錢可以吃兩頓飯,端午包粽子、煮雞蛋,八月十五做手工月餅,元宵節包湯圓……老人覺著晚年生活的幸福感提升了。”五蓮縣洪凝街道紅泥崖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張守英說。當選紅泥崖村黨支部書記十多年來,她帶領村兩委班子通過抓治理、抓產業、補短板、促民生,讓紅泥崖村徹底摘掉“窮帽子”,走上振興之路。
舞臺上,留著一頭短發的山東中洋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總裁郝愛軍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干練與熱情。2003年,她只身走進非洲積極創業。但創業之路并不平坦,她在幾內亞開的蚊香廠3年陸續投入了700萬元,最后清賬時只剩下了140萬元。但她不肯放棄、努力經營,如今,那家蚊香廠已經發展為涉及17大產業門類、橫跨兩洲三國的綜合型跨國集團。她還積極向非洲婦女權益保護組織捐款捐物,20年來累計捐贈款物價值達到3000余萬元。
獲得“齊魯最美巾幗奮斗者”稱號的,還有放棄優渥生活、毅然回到故土創立企業,為鄉親們解決就業問題、增加收入的山東綠鑫春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鄒城市婦聯兼職副主席臧永芝;致力于有機高分子材料領域研究工作,攻克一系列“卡脖子”核心關鍵材料制造技術的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王海梅;維護公平正義,踐行司法為民,被稱為“法官媽媽”的棗莊市山亭區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衣媛媛;堅持奮戰在生產一線,為缺水山區找水打井,指導濟南地鐵規劃和建設的省地質調查院二級研究員楊麗芝;以現代觀光農業項目帶領婦女群眾和廣大村民致富增收的濰坊市玉泉洼種植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理事長、技術總監趙霞……在發布儀式尾聲,詩歌朗誦《一路繁花》為齊魯大地的最美巾幗奮斗者們獻上了真摯的祝福。
儀式上,10位“齊魯最美巾幗奮斗者”用動人的故事展現了新時代女性奮斗者的英姿,鼓舞廣大婦女立足崗位、建功立業,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山東實踐中貢獻“她”力量、綻放“她”風采。
(大眾新聞·大眾日報記者 劉宸 實習生 楊璇)
來源:大眾新聞
編輯:李新花 李婕寧
一審:姜健 李中偉 二審:孫瑞永 三審:王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