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廣電新媒體訊 今年以來,在市城管局的精心指導下,經濟區貫徹“樣板引路、示范帶動、重點突破、全面提升”的工作理念,以城市主干道民主街(白浪河——月河路)為樣板,立足實際,高點定位、統籌謀劃,協調各方、重點突破,推動城市管理向精細化、精致化、人性化轉變。尤其重要的是,以北辰谷德茂大型商業綜合體為平臺,整合政府駐地、國家級北辰濕地公園、濰坊理工學院、國家級孵化器、連鎖酒店等為載體,全力打造集休閑娛樂、學習交流、社交互動、商貿發展等一體的濰坊北部“城市會客廳”,加快形成更多新質生產力,進一步增進群眾福祉。
堅持高點定位,統籌謀劃
黨工委、管委會主要領導高度重視,提出明確要求,分管領導多次現場調度,協調解決相關問題。專門成立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北城街道、區交警大隊等單位負責同志參加的現場指揮部,全身心研究方案措施,全天候抓好調度推進。建立微信工作群,一周一會商,天天有督查,發現問題及時在群內交辦整改,跟蹤問效,形成共建共管工作合力。同時,還委托專業力量策劃設計,突出主題特色,保證創建工作系統化和協調性。
堅持標準導向,全面提升
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從園林綠化、環境衛生、市政設施、管線設施、市容秩序、臨街立面等6大類、27個方面入手,根據“系統思維、統籌推進”的原則,各部門上下聯動、形成合力,逐步構建齊抓共管、協同高效的工作格局,切實提升創建標準。
堅持問題導向,全面完善
堅持“一線工作法”,現場查找問題、現場研究方案、現場整治提升,下足繡花功夫,傾力精雕細琢。目前,共組織徒步檢查11次,發現問題117處。對綠化帶內裸露土地和苗木進行補植提升,新建花徑2個,新植各類苗木、花卉5.2萬余株、草坪600平方、綠化便道5處。對道路保潔和樹穴衛生增加了灑掃頻次和精細撿拾。對人行道及沿街商鋪前公共區域進行重點修補,修復破損路面260余處、近800平方米,維修更換牙石、井蓋等設施51處。開展市容秩序大整治行動,全域整治“多桿合一”486處,張貼“門前五包”責任牌38塊,安裝空調外機隔柵24個,美化臨街立面5處,規范整治飛線11處,清理占道經營、違規廣告牌等市容問題183處。
堅持需求導向,務實便民
充分發揮6萬平方米綠地的“大空間”優勢,循群眾足跡,應百姓需求,開展疏綠透美、綠地落土、增設汀步石等行動,加裝健康步道、座椅坐凳服務設施,設置景觀置石和廊架等園林景觀,建設口袋公園,增加市民活動空間,讓市民盡享綠色生活。
堅持效果導向,精致展現
吸收傳統地域文化,促進現代城市發展。將“水、綠、樹、光”為元素,融入景觀小品,在沿街重點部位打造白浪源、水之靈、白浪情深等7組20件雕塑小品,打造生命、活力、靈動、生態的公園式道路景觀。對涼亭、箱體、井蓋、公交站亭等融入風箏、經濟區特色美圖等文化元素,多角度展現經濟區的陽光與活力。景墻雕塑著重展示“二十四孝圖”等傳統文化,寓教于“游”,豐富文化內涵。打造垃圾分類主題廊架,增設科普宣傳展板,將垃圾分類知識融入街頭公園之中,進行沉浸式宣教。
堅持多方參與,共建共享
注重廣泛宣傳發動,引導居民、商戶理解并支持創建,吸引物業公司、沿街單位等社會力量參與創建,實現群策群力、全民參與、共建共享的良好社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