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訊 夜幕低垂,白發老人與幼年孩童并肩穿梭于文化長廊,唱念做打的曲藝聲與科學實驗的驚嘆聲此起彼伏……在濰坊市寒亭區開元街道,以多元化、接地氣的文化服務為畫布,勾勒出一幅“全齡共享、古今交融”的“文化社區”生動圖景。
在開元街道渤海路社區,“立德樹人”公益課堂成為青少年成長的“第二課堂”。公益課堂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聯合恩拓教育開設口才、美術、書法、閱讀、圍棋5類免費課程,每周末準時開講,探索“學校放假、社區開學”創新模式,讓居民不出社區就能享受優質文化資源。30余節課程、320余名青少年參與的背后,是渤海路社區將文化教育與思想引領深度融合的實踐,為未成年人搭建起興趣培養與精神成長的橋梁。
書香與藝術的力量在通亭街社區悄然綻放。位于通亭街社區轄區內的超然書房中,主題讀書會和繪畫活動已舉辦10余場,吸引近200名未成年人沉浸閱讀、感受文字之美,讓“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蔚然成風,城市書房已然成為文化社區的新名片。與此同時,濰坊市民藝術夜校通亭街社區分校以書法、國畫、八段錦等多元化課程“破圈”出彩,成為居民下班后放松身心、提升藝術素養的“文化充電站”。夜校學員李阿姨笑著說:“我退休后一直想學八段錦,沒想到社區就有免費課程!現在每周都盼著上課,感覺自己年輕了十幾歲。”從書卷氣息到藝術魅力,通亭街社區用文化服務為居民生活增添詩意,也讓城市書房成為點亮精神生活的“溫暖燈塔”。
古亭街社區則聚焦“文化賦能就業”,將技能培訓融入社區服務。社區聯合“鐵腳板”服務隊開設家政培訓,通過“理論+實操”相結合的方式,傳授居民清潔技巧、工具使用等實用技能,兩期培訓惠及80余名居民,幫助他們在“家門口”掌握一技之長。從文化素養到就業能力,社區以培訓促就業、以就業助發展,讓文化服務既“富腦袋”又“富口袋”,為基層治理注入民生溫度。
開元街道以公益課堂滋養青少年成長,以書香藝術豐盈居民精神,以技能培訓夯實民生根基,讓文化服務真正“沉下去”、社區活力“燃起來”。讓“文化社區”成為幸福生活的底色,為城市文明譜寫更溫暖篇章。
新派融媒體記者:馬林峰/文圖
通訊員:孫培苑
編輯:邢敏 祝超
一審:韓鎮 二審:劉鵬 三審:王志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