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15日對外宣布,該院心臟大血管外科主任董念國團隊,近期將歷時3年自主研發的兒童用磁懸浮雙心室輔助裝置,成功植入一名7歲終末期心衰患兒體內。患兒在“人工心”輔助下,心肺功能平穩恢復。
這一單泵只有45克重的磁懸浮技術裝置的成功應用,意味著在低齡、低體重患兒體內構建起穩定的血液循環系統,突破了第一代、第二代兒童機械循環輔助的“禁區”,也為心衰兒童的治療提供了中國“心輔助”方案。
兒童心臟衰竭是醫學界長期面臨的難題。團隊歷經多輪理論推演與實驗驗證,將裝置迭代至第三代磁懸浮技術,重量壓縮至45克,泵體直徑縮至2.9厘米。據介紹,該裝置在性能上有三重突破:能耗降低,電池續航長;穩定性更強,能滿足患者緊急轉運等需求;轉速更精準,為1500—3600轉/分鐘。
2021年,武漢協和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團隊聯合深圳核心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啟動了針對低齡低體重患兒的磁懸浮心室輔助裝置研發項目,致力于填補兒童機械循環輔助領域的空白。該項目由武漢協和醫院牽頭,獲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項支持,同時聯動國內外19家醫療機構開展多中心臨床研究。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韓佳 孫錦 李麗雪
一審:姜健 李敬友
二審:孫瑞永
三審:王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