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訊 4月11日,“回家”——《清明上河圖》重繪特展在濰坊張大功奧林匹克收藏博物館舉行。展出的《清明上河圖》作品由張大功策劃、青年畫家馮水清按原作原尺寸重繪,歷時兩年九個月繪制完成,弘揚傳統文化,傳承經典繪畫藝術。
《清明上河圖》重繪作品局部
歷時兩年九個月,《清明上河圖》重繪完成
當天,展廳一側,散發著筆墨清香的重繪作品《清明上河圖》吸引不少市民及學生慕名觀展,讓人大開眼界。遠處看,大氣磅礴;近處看,不失精致。作品再現北宋汴京的真實風貌,其線條密集復雜,景色人物細致入微,一筆一畫間將北宋汴京的繁榮展現得淋漓盡致。
要在長5.28米的絹上繪制數量龐大的各色人物和景物絕非易事,青年畫家馮水清硬是啃下了這塊“硬骨頭”。在重繪過程中,馮水清付出大量心血,為了找到適合的繪畫材料,他反復對比和試用,最終挑選了質地細膩、色澤優雅的絹作為繪畫材料。
“這幅畫創作難度很大,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保持飽滿的精神狀態,只有讓自己沉靜下來,才能感受原作的精妙之處?!瘪T水清說,作品中一個個人物的描繪,雖然線條簡單,但每個人物都極富生命力,創作時只有讓自己置身其中、用心感受,才能與這些人物產生精神上的共鳴。最終,歷時兩年九個月,馮水清完成了《清明上河圖》的重繪。
馮水清重繪《清明上河圖》。
堅持尋找勝任畫家多年,兩人在藝術上惺惺相惜
談起這幅作品的創作初衷,張大功表示,早在二十多年前,他就有了重繪《清明上河圖》的想法?!坝辛诉@個想法后,多年來我一直在全國各大美術院校尋找能勝任的畫家?!睆埓蠊φf,2015年,他在天津美術學院學習時與青年畫家馮水清相識。那時馮水清正在攻讀碩士學位,學習工筆人物畫,受到多位名家言傳身教,受益良多。張大功與馮水清在藝術上惺惺相惜,受張大功委托,馮水清決定重繪《清明上河圖》這幅傳世名作。
重繪《清明上河圖》絕非簡單的筆墨復刻,而是一次對中華文明的朝圣。數百年前,張擇端以一卷長軸定格汴京的繁華煙火;數百年后,馮水清通過一筆一畫的揣摩,觸摸那個時代的風骨與溫度。這場重繪對于馮水清而言,是技藝的錘煉,更是心靈的叩問。
展覽現場
“舉辦這次展覽,就是為了傳承經典、弘揚國粹?!闭褂[統籌、總策展人張大功說,讓這幅重繪的《清明上河圖》回到張擇端的家鄉濰坊,他如今終于圓夢。
本次展覽不僅是一次視覺盛宴,更搭建起一座連接傳統與當代的橋梁,讓《清明上河圖》中生生不息的市井煙火,與濰坊這片土地上蓬勃躍動的文化脈搏,穿越時光交響共鳴。
據悉,展覽將持續至4月28日,有興趣的市民可前往濰坊張大功奧林匹克收藏博物館參觀。
新派融媒體記者:郭超/文圖
王嶠/視頻
編輯:朱明潔 王潔鈺 賈春毅
一審:姜健 李敬友
二審:孫瑞永
三審:王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