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飲食的健康觀念里,“吃蛋黃會導致膽固醇升高”似乎成了金科玉律,使得不少人對蛋黃避之不及。但實際上,這是一個深入人心的錯誤認知,接下來就為蛋黃“洗刷冤屈”。
人體血液中的膽固醇,來源并非單一。其中,約70%-80%由自身肝臟等組織合成,僅有20%-30%源于食物攝取。人體自身擁有一套高度精密的膽固醇調節機制。就像一個智能的“平衡器”,當從食物中攝入的膽固醇減少時,身體會自動增加內源性膽固醇的合成;反之,若食物攝入膽固醇增多,自身合成量就會相應下調。所以,單純將膽固醇升高的“鍋”甩給蛋黃,著實不公平。
蛋黃,實則是營養的“濃縮體”。除了含有優質蛋白質,其富含的卵磷脂堪稱“血管清道夫”。卵磷脂能夠乳化膽固醇,使其在血液中以更易代謝的形式存在,減少膽固醇在血管壁的沉積。同時,蛋黃還是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的優質來源,如維生素A可保護視力、維生素D促進鈣吸收、鐵元素參與造血等。
對于大多數健康人群而言,無需談蛋黃色變。合理適量食用蛋黃,既能享受其美味,又能收獲豐富營養。讓我們擺脫錯誤觀念的束縛,重新擁抱這個被誤解已久的營養美食。
新派融媒體記者:張琳
編輯:劉德增
一審:劉德增 二審:李新花 三審:姜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