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沖刺關鍵階段,山東省組織了一次暢所欲言的座談會,邀請民營企業家代表面對面交流。
有意見提,有困難說,有建議講。集思廣益,探討山東民營經濟未來發展的新路子。
這次座談會上,也向山東省民營企業家釋放了兩個重要信息:一個是山東民營經濟不可或缺,要有大膽干的底氣;另一個是山東民營經濟大有可為,要有勇敢闖的信心。
山東是一個民營經濟大省,實有民營經營主體為1441.9萬戶。
無論從整體發展勢頭,還是經濟貢獻數據,山東民營經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1月21日召開的山東省民營企業座談會不僅用發展數據夯實了底氣,還是一次解決困難問題的會議,更是在關鍵時刻砥礪信心的會議。
“面對面聽取大家的意見和建議,請大家暢所欲言。”
會前,山東省有關部門專門向民營企業征集了當前亟待解決的困難和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促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開放的意見和建議。
會上,10位民營企業家積極發言,其他參會企業家也提交了書面發言。山東政府部門堅定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決心,民營企業家想甩開膀子、大干一場的信心,都在這次暢所欲言的會議中展現出來。會上還明確布置了下一步的工作,匯總、研究解決辦法、抓好推進落實。
這也表明:未來山東將繼續加碼支持民營企業和民營經濟發展。而未來的加碼舉措,會圍繞五個關鍵詞:創新、環境、投資、法治、解難。
創新是民營經濟發展的動力源。
高質量發展對民營經濟轉變發展方式提出更高要求,數字經濟對民營經濟轉型升級發展提出更高要求,國際競爭新形勢對民營經濟高水平開放提出更高要求,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對民營企業經營管理提出更高要求。要實現這些,都離不開“創新”二字。怎么用好“創新”這個法寶?山東給出的是一套組合拳:實施科技型企業梯次培育、強化科技資源供給、發揮科技計劃引導作用……
環境是民營企業活力的催化劑。
破除制約民營企業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的制度障礙,依法維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讓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茁壯成長。構建親清政商關系,為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排憂解難,讓他們放開手腳,輕裝上陣,專心致志搞發展。山東推動政務服務、市場要素等59項任務落地達效,惠企政策“直達快享”“免申即享”,講好企業家故事、樹好企業家典型,倡導尊商重企良好風氣,一步步催化出民營企業的新活力。
投資是重點項目落地的“壓艙石”。
山東歷來重視民間投資的活力,民間投資積極性頗高。像交通、水利、清潔能源、新型基礎設施這些重點領域,民間資本的參與度越來越高。民間投資的加入,掃除了重點項目落地的后顧之憂,明確的投資回報機制、穩定的投資收益水平也給了民間資本滿滿的安全感。雙贏生態中,民間投資更加“活力滿滿”。
法治是穩定發展全局的“定心丸”。
在法治的軌道上,民營經濟才能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從組織修訂《山東省民營經濟發展促進條例》、打造“知產警官”隊伍,到營造合規建設和廉潔風險防控的良好社會氛圍,山東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用看得見的法治穩定看不見的信心。
貫穿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和民營企業壯大全過程的是“解難”。
山東緊盯民營企業的實際困難,建機制、深走訪。例如,深入推進“信易貸”等服務模式,解決融資難題;深入實施“技能興魯”百萬工匠培育行動,解決人才難題;支持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按程序使用省級收儲能耗、煤耗指標,解決用能難題。
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是山東高質量發展無可替代的“引擎”。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二者雙向奔赴、相互成就。
山東民營經濟發展,行將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