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海上執法能力,中國海警局北海分局推動塑造執法品牌。山東濰坊海警局昌邑工作站“邑談即和”執法品牌脫穎而出。
山東濰坊昌邑市海洋資源豐富,海洋經濟活躍,隨著養殖區擴大和漁船民增多,涉海矛盾隨之增多。昌邑工作站建立專業聯合調處組織,推出“邑談即和”執法品牌,有效促進了海域和諧穩定。
見微知著,追根溯源解難題
因歷史遺留、政策變更等原因,海上矛盾糾紛在昌邑非常普遍。昌邑工作站歷時2個月,走訪昌邑市司法局,踏查沿海10余個村落,累計對400余名涉海人員進行專題調研,積極協調各涉海單位,組織開展座談交流,達成合作意向,初步建立了綜合性糾紛調解制度和平臺。
健全機制,推動治理大聯合
今年4月26日,“邑談即和”,山東省最大的涉海行業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在昌邑工作站正式揭牌成立。“邑談即和”采取集中辦公模式,實現了數據共享、法律服務、矛盾化解、困難幫扶等功能。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4321”海上“楓橋式工作法”昌邑模式。該模式強調四早(宣講、發現、控制、和解早)、三明(明確訴求、癥結、責任)、兩閉環(化解流程、群眾滿意閉環)和一機制(聯調聯處機制)。
主動作為,打造執法新品牌
“海警同志,有人闖進了我們的養殖區,快來幫幫我們!”近日,昌邑工作站在轄區海域巡查中接到求助,執法員迅速趕到現場。經了解,昌邑海域養殖戶因海上界線不明,從而產生此次糾紛。依托“邑談即和”,工作站聯合多部門調解矛盾,引導當事人明確界線并批評其不當行為。最終,糾紛雙方主動致歉,矛盾化解,當事人對“邑談即和”的高效調解表示感謝,并贈送錦旗。
怒氣沖沖來,和和氣氣走。自“邑談即和”成立以來,工作站結合伏季休漁期工作安排,登檢漁船38艘次,辦理案件7起,行政拘留1人,罰沒款項0.7萬余元,查處違規漁船14艘,調解糾紛40余起,收獲6面錦旗。
隨著"邑談即和"執法品牌的成功示范,更多富有創意與實效的執法品牌將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海上執法工作將更加精細化、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