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訊 新建32條全要素示范路,建成城市供水生命線工程,新改建口袋公園30處……2月20日召開的全市城市管理工作會議上,發布了《2025年濰坊市城市管理工作要點》。新的一年,濰坊市城市管理局將通過推動全要素示范路建設全面鋪開、開展整治提升“六項行動”等具體舉措,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標準化、精細化、常態化、智慧化水平。
新建設32條全要素示范路
今年,我市將結合前期建設經驗,修訂完善《城市管理全要素提升工作導則》,持續提升建設工作標準,同時堅持以點帶面、全面推開,新建設32條全要素示范路,發揮示范帶動效應,全面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對已建設完成的49條示范路組織開展“回頭看”,鞏固建設經驗成效,持續提升城市環境品質。
深入推進優化整合路燈桿、標志桿、監控桿等
堅持“因地制宜、能合盡合”,我市計劃全面摸排城市路燈桿、標志桿、監控桿等,采取“拆、遷、并”等措施,深入推進優化整合,減少桿件數量,推動城市道路桿件及相關設施集約化、規范化,持續提升城市整體美觀度和空間利用率。
整治綠地“超高土”,推進行道樹樹穴擴容
深入整治種植土高于路牙石的城市綠地“超高土”,解決“超高土”外溢導致的揚塵、淤積、景觀效果欠佳等問題。科學推進行道樹樹穴擴容,改善樹穴硬化、透水透氣性差等問題。
實施“疏綠透美”項目30處以上
堅持優化植物配置,全市實施“疏綠透美”項目30處以上,打造舒朗通透的綠化景觀。聚焦樹木遮擋視線、探頭枝、死樹枯枝等問題,常態化開展苗木障礙性和園藝性修剪,持續保持城市綠化良好景觀。
加快對小區、單位直角出入口“微改造”
深入排查城市建成區內小區、單位直角出入口,對有條件的進行“八字形喇叭口+倒角”或“倒圓角”形式改造,增加出入口寬度,提高通行效率。
開展戶外廣告和招牌安全隱患排查維護
組織開展戶外廣告和招牌安全隱患排查維護,依法拆除未經審批或超出審批期限的戶外廣告,清理整治“一店多招”、破損等問題,保障人民群眾“頭頂上的安全”。
有序推進16處城市道路人行道整治提升
全面排查城市道路人行道花崗巖板路面,結合道路改造、示范路建設等城建計劃,有序推進16處城市道路人行道整治提升,將原有的花崗巖板路面改為瀝青路面,改善通行條件,避免反復維修。
新增污水處理能力6萬立方米/日
常態化開展排水管網排查,實施虞河民主街調蓄池清淤改造項目,完成虞河北海路調蓄池維修,組織新建青州東南污水處理廠、峽山污水處理廠,新增污水處理能力6萬立方米/日,加強排水設施運行監管,確保城市污水處理穩定達標。
濰坊中心城區水質提升項目去年已全面完成。
加快建筑垃圾消納場選址建設
加強建筑垃圾全過程管理,統籌考慮產生量及空間分布,修訂《中心城區建筑垃圾專項規劃》,建立建筑垃圾聯單管理機制,確保去向明、流向清。加快建筑垃圾消納場選址建設,提升資源化利用水平。深入推進市政污泥無害化處理,探索推進資源化利用。完善餐廚垃圾管理,提升收集處置和資源化利用水平。
堅持做大供熱供給,深入推進供水提標擴容
堅持做大供熱供給,謀劃城區大型熱電聯產供熱項目,協同推進清潔能源替代,修編中心城區供熱專項規劃,優化調整供熱設施布局,著力構建以大型煤電機組為主的清潔供熱格局。更新改造中心城區老舊小區換熱站、熱網等供熱設施,提升1萬戶居民供熱品質。深入推進供水提標擴容,啟動濱海惠澤第一、二凈水廠深度處理工藝升級,更新改造城市供水老舊管網20公里,建成城市供水生命線工程,實現對城市供水系統設施的動態監測,全力保障城市供水安全。持續增強供水保障能力,完成坊子區自來水廠擴建,新增供水能力4萬立方米/日。
鞏固“公園城市”成果,開展“共建花園”建設
鞏固深化“公園城市”建設成果,持續推進公園綠地建設,全市新改建口袋公園30處,創新“公園+體育”“公園+場景”“公園+業態”模式,推動公園綠地與科普教育、節會市集、文化創意等深度融合。堅持還綠于民、還景于民,全市新開放共享公園綠地20處,配套完善周邊停車場、廁所、路燈等設施,提高公園綠地承載力和共享服務力。開展“共建花園”建設,提升社會綠化管理水平。依托城市慢行系統和河流、濱水等線性空間,全市新改建城市綠道20公里,健全完善綠道設施,打造串聯城市綠色空間的綠道體系。實施北海路等15條道路綠化提升工程,增加觀花和觀葉樹種,打造城市道路綠化景觀。
北海路林下空間改造為口袋公園。
完善《城管領域“首違不罰”事項清單》
堅持規范城管執法行為,修訂《行政處罰自由裁量基準》,構建過罰相當的裁量體系。深入推進包容審慎監管,完善《城管領域“首違不罰”事項清單》,對符合條件的輕微違法行為,堅持普法為先和“輕微免罰”。“疏堵并舉”治理占道經營,按照合理布局、集中經營原則,科學設置便民攤點群,適時設置臨時瓜果銷售點,從源頭上減少占道經營行為發生。
聚焦整治燃氣設施設備“硬傷”
聚焦整治燃氣設施設備“硬傷”,基本完成老化燃氣管道更新改造任務,加快建立城市燃氣安全管理長效機制。完成液化石油氣灌裝站整合,持續壓減灌裝站數量,推動規模化管理、規范化經營。落實瓶裝液化石油氣統一配送、入戶安檢制度,及時發現消除用戶端安全隱患。加大燃氣領域打非治違力度,深入推進溯源執法,著力形成嚴管重罰高壓態勢。
統籌推進13個城市排水防澇工程項目
堅持系統思維、整體推進、綜合治理,統籌推進13個城市排水防澇工程項目,提升城市排水防澇能力水平。深入開展城市防汛隱患排查整治,完成5處低洼易澇點治理,補齊城市排水防澇短板弱項。
加快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
加快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建立城市基礎設施數據庫。依托運管服平臺基礎框架,搭建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監測平臺。加快政府智慧燃氣平臺建設,推動政府與企業間平臺互聯互通,打造燃氣智慧監管“一張網”,全面提升燃氣在線監控、智能預警水平。
新派融媒體記者:周曉晴/文圖
圖片均為資料圖
編輯:王潔鈺
一審:王潔鈺 二審:馮媛媛 三審:李中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