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廣電新媒體訊 近年來,隨著農業開放力度不斷加大,開放機制不斷創新,濰坊農業開放發展的道路也越走越寬,農產品出口結出累累碩果。據統計,今年1至8月,濰坊市農產品出口105.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2.5%,已連續六年破百億元。濰坊農產品憑什么脫穎而出?又是如何打入國際市場,成為一張亮麗的“濰坊名片”?來看記者的采訪報道
今年,山東京琪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1500畝葡萄喜獲豐收,更讓人高興的是,就在不久前,30余噸鮮葡萄還首次出口到了新加坡。
山東京琪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蔡金鈴:“它(黃金香印的顏色要達到一定的金黃色。底糖(底部果實的糖度)不能低于17.這個(品種)在全國各地做過很多的實驗,唯獨在濰坊是成功的。”
山東京琪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技術員馮長長:“它保存時間長、耐儲運,這也是我們出口國外的一個優勢。”
過硬的產品品質吸引了新加坡經貿商前來考察,他們多次表達希望盡快將葡萄投放新加坡市場,但這個利好消息對于企業來說卻是喜憂參半。
“對于我們的產品非常有信心,但是不知道我們要以一定什么的標準才能做到出口。”山東京琪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蔡金鈴告訴記者。
哪里有需求,服務的觸角就延伸到哪里。在濰坊海關技貿服務團隊的幫扶下,企業收集目的國檢疫要求,從源頭抓起,規范種植方式,提高產品質量管理水平,建立符合國際標準的質量安全體系,不斷加強食品安全源頭管控和成品出口檢測。
“根據海關對出口的一些要求,我們技術方案也進行了相應的調整。我們每年的話都會對土壤進行一個送檢。會對土壤的疏松度、根系,還有產量、果實進行一個統計分析。根據這些數據,我們對每個地塊專門制定一個植保方案,提高品質。這樣呢,樹長得好。自然用藥就少,這樣消費者吃的放心安心。”山東京琪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技術員馮長長說。
山東京琪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蔡金鈴表示,這幾年,葡萄先后出口到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市場,訂單已經排到了明年一月份,出口總額預計七十余噸。下一步,公司將增加種植面積,也管控好所有葡萄的質量,讓更多的葡萄走出國門。
截至8月底,濰坊市農產品出口額已達105.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2.5%,連續六年破百億元。這一數字的背后,離不開政企攜手,多方努力。就在前幾天,濰坊國家農綜區舉行了惠企便企推介會暨中歐班列經貿對接活動,海關政策、金融服務、信用保險、國際物流等方面的一攬子政策直接送到幾十家外向型企業“家門口”。
在隨后開展的經貿對接交流,濰坊農創集團、濰坊保稅港區發展集團等參會企業與山東高速齊魯號歐亞班列運營公司達成合作意向。
濰坊陸港國際貨運代理公司總經理于志強:“下一步爭取利用好咱們這個政策,通過這個班列運輸將保鮮貨物出口到國外。”
山東高速齊魯號國際陸港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付世豪:“后續會帶來一些為企業便利的包括集結的一些政策,也會繼續推出班列從濰坊整列到濟南集結,然后在濟南發運的這么一個模式。”
今年以來,濰坊國家農綜區、濰坊海關聚焦企業需求,以服務企業大踏步“走出去”為出發點,持續強化政策和要素保障,在通關便利化、稅收優惠、企業高級認證等方面優化出臺了10條惠企助企新措施和35條監管措施,探索形成了一批制度型開放成果。
濰坊國家農綜區推進辦政策法規科一級主任科員曹光明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深化改革創新、大力先行先試,著力打造農業對外開放發展新高地,推動濰坊農產品走向更加廣闊的國際市場。